短信營銷因其價格低廉,傳遞速度快,精準直達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各行業領域,不過商家頻繁發送各種營銷短信則會給消費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擾。近日,有消費者反映,自己使用叮咚買菜后,該平臺隔三差五就給其發送各種各樣的營銷信息,不甚其擾。記者發現有不少消費者在網絡上對叮咚買菜頻頻發送營銷短信的行為進行了吐槽、投訴,有消費者稱發送退訂指令后也無濟于事,叮咚買菜還是持續給其發送營銷信息。根據去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未經消費者允許就推送商業信息和廣告宣傳行為涉嫌違法,消費者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3月14日,叮咚買菜向燕趙都市報回復,該平臺將根據會員用戶反饋以及需求,對營銷活動進行調整,以滿足更多不同需求用戶的需要。
投訴
叮咚買菜頻發營銷信息發送退訂無濟于事
去年3月份,叮咚買菜的地推人員來到森先生所在的公司進行推銷。森先生聽地推人員介紹上面有優惠活動,便下載了叮咚買菜APP,但印象中只是從上面購買了一兩次物品便沒有再使用過。森先生說,從此以后他便持續地收到叮咚買菜發送的各種各樣的營銷短信,什么紅包要到期了,商品在搞活動了,每周要發送三到四條短信。因為怕漏掉一些重要信息,森先生聽到短信聲就去看信息,結果常常發現是叮咚買菜發來的營銷短信而已。
叮咚買菜給消費者不斷發送的營銷短信
森先生稱,他多次發送退訂指令也不管事,叮咚買菜還是不斷向他發送營銷短信。他認為,叮咚買菜未經過他的允許這樣持續不斷向他發送營銷短信,對他的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他希望叮咚買菜能夠改變這種營銷方式,否則讓消費者毫無好感。
今年2月份消費者王女士下載了叮咚買菜APP,并在上面有過三次購物。自從她下載注冊后,叮咚買菜就開始持續給她發送營銷短信,她感覺十分氣憤,多次拉黑發送的號碼都無濟于事。“會變換著號碼給你發送。” 王女士稱,叮咚買菜的APP也不斷給她發送信息,她于是關閉了APP的推送,但短信推送一直無法“拒絕”,并且是一大早就給她發送。根據王女士提供的截圖,記者看到,顯示叮咚買菜發來的短信有時候三四天發送一條,有時候每天都發送一條,大部分推送時間都是在早上8點前。
叮咚買菜不斷的短信推送同樣讓王女士感覺對生活造成了影響。她希望叮咚買菜不要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推銷,這樣只會適得其反,讓消費者選擇拒絕再使用這樣的APP。
叮咚買菜給消費者不斷發送的營銷短信
叮咚買菜給消費者不斷發送的營銷短信
調查
不少網友在網上投訴叮咚買菜短信“騷擾”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在微博、黑貓投訴等平臺,不少消費者對叮咚買菜頻頻發送營銷短信給消費者的行為進行了吐槽、投訴,有的網友還稱,叮咚買菜一天會經常給其發送兩條營銷短信。
在網上,記者聯系到了一名來自北京的消費者李先生,他告訴記者,他是去年7月份下載叮咚買菜APP進行了注冊,結果從注冊后就經常收到叮咚買菜的各種短信,什么紅包要到期了,優惠券到賬了,甚至還多次給他發送招工信息,這讓他無法理解。李先生將APP卸載,發送退訂信息也絲毫阻擋不了叮咚買菜給他發送短信的“熱情”。今年2月份,李先生在網上進行投訴后,叮咚買菜的客服人員回復他不會再給他發送營銷短信,結果過了一段時間,他又開始收到了叮咚買菜發來的招工短信。這讓李先生有些氣憤,也決定不會再使用這樣沒有誠信的APP。
記者發現,根據多位消費者描述,發送退訂消息、刪除APP都是無濟于事,叮咚買菜依然沒有停止發送短信的行為。在黑貓投訴上,一位網友的投訴稱,之前用過叮咚買菜,后來不打算使用了就把賬號注銷了,注銷后仍不斷接到(叮咚買菜)短信騷擾,于是聯系客服,客服答應后臺刪去其電話號碼,但是后續還是繼續收到類似短信。另一位網友也稱,曾打電話給叮咚買菜客服,反映每天都能收到不同號碼發來的短信騷擾,要求叮咚買菜客服幫忙處理屏蔽,客戶回復其接下來馬上處理。結果,還是有不同號碼發送短信,發送TD也不管用。
黑貓投訴上,記者還發現有部分網友針對叮咚買菜頻頻發送短信的投訴中也提到,叮咚買菜除了發送優惠券等信息外,還會常常發送招聘短工、配送員、分揀員等招工短信進行“騷擾”。
消費者發送退訂信息也無濟于事
回應
將對其營銷活動進行調整滿足不同需求
工信部曾指出,平臺“默認”注冊用戶同意直接發送促銷信息,平臺商家利用平臺規則漏洞發送營銷短信等問題較為突出,明顯侵害消費者權益。
依照《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相關規定,未經消費者允許推送商業信息和廣告宣傳行為涉嫌違法。中消協也曾提醒消費者:面對經營者非法推送促銷信息,可保存證據并撥打12321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熱線電話進行投訴、舉報,共同遏制非法推送商業信息行為,維護個人信息安全。
記者了解到,叮咚買菜是由上海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并開發,總部位于上海,在2020年11月叮咚買菜進駐了河北省的唐山、廊坊兩市。3月14日,記者也聯系叮咚買菜方面,隨后,該平臺也向記者發來了一份回應。
回應稱,接到燕趙都市報反饋的情況后,叮咚買菜馬上進行了內部調查。經核實,叮咚買菜對于注冊會員用戶不定期推送短信,推送頻次同一個用戶3天不會超過1條短信。如果客人感受相關短信推送過于頻繁,可以直接回復退訂,也可以通過電話客服以及在線客服反饋,叮咚買菜將根據會員用戶的意愿及時進行調整。
后續,叮咚買菜也將根據會員用戶反饋以及需求,對其營銷活動進行調整,以滿足更多不同需求用戶的需要。
延伸
叮咚買菜頻遭投訴曾銷售不合格產品被罰
除了叮咚買菜持續發送短信“騷擾”消費者的行為遭到吐槽、投訴,記者發現在黑貓投訴上,叮咚買菜的投訴量有2729條,涉及食品質量、售后服務、虛假宣傳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在3月2日的一條投訴中,投訴人稱,自己2022年3月2日中午12點半左右在叮咚買菜軟件上下單了雞翅尖三包,收到雞翅尖全部變質發臭,同時本次雞翅尖也屬于臨期食品。同樣是3月2日的一條投訴,另一名投訴者稱,2022年3月2日在叮咚買菜購買兩盒牛肉末,其中一盒明顯變質,味道酸臭,另一盒相較之下問題不大但也存在部分變質問題。該投訴人還附有相片。
叮咚買菜在黑貓投訴上有2729條
除了產品質量外,部分用戶對叮咚買菜的售后服務和虛假宣傳等行為也感到不滿。在售后服務問題上,多名用戶反映,其訂單被惡意取消、延遲。還有部分用戶反映叮咚買菜存在缺斤短兩情況。有消費者稱,在叮咚買菜買的海鮮,標注的都是500克,結果一個不到400克,里面還有100多克是碎的,另一個也不足500克。
疫情之下催生的生鮮電商在寒冬中快速發展,但也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除了頻遭消費者投訴,叮咚買菜在今年1月份傳出了裁員消息登上熱搜,今年1月7日,關聯公司上海市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還因銷售不合格產品被市場監管部門罰38萬余元。而此次被罰也并非首例,事實上,叮咚買菜2019年以來已幾次因違法違規遭到處罰。根據天眼查顯示,上海市壹佰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自身風險有369,周邊風險是118。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研究報告》指出,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生鮮電商平臺用戶激增。2020年中國生鮮零售市場規模超5萬億元,預計2025年中國生鮮零售市場規模將達到6.8萬億元,短期內生鮮電商依然保持多維發展的火熱態勢。不少網友認為,企業在快速擴張中不應忽視消費者需求和體驗,應不斷提高用戶體驗,確保消費者權益保障,這樣才能走得更遠。
(燕都融媒體記者呼延世聰 康瑞珍)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創作者,不代表騰訊網的觀點和立場。